为了提高软件测试效率,测试人员需要熟悉掌握软件涉及的领域知识,了解软件各项功能的重要程度和成熟程度,掌握测试理论和工具;用户是验证需求正确性的主导力量,应充分发挥用户的积极作用。
在组织软件测试时,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软件测试效率: 根据不同测试人员的特点进行测试分工,单元测试应以软件开发人员为主进行,以保证每个单元能够完成设计的功能。在很多情况下,集成测试也可以开发人员为主进行。当软件体系结构完成后,独立测试机构介人; 软件测试人员应注重与用户的沟通,及早发现需求分析、理解不合理的问题,避免今后花费大量的资源和时间进行改正;对于软件开发人员,需加强测试方法的培训,提高自我测试的效率;在选择独立测试人员时,尽量选择比较熟悉了解被测软件相关领域知识的人员;独立测试人员应该在软件开发的需求阶段就参与项目的研制,以便更好地制定测试计划、确定测试目标及编写测试用例。
通过找出项目中关键的模块和出错率高的模块,可使测试首先集中在最重要的部分,避免发生把过多时间花费在非重要模块的测试而没有时间测试重要的模块的情况;被测软件在测试中发现了问题,要进行有组织的分析研究,然后权衡利弊进行规范化修改,避免反复修改,反复测试;规范软件配置管理,通过管理及技术手段,对软件和文档版本进行控制,保障软件测试的有效性。
尽早测试,从软件生命周期开始测试就参与其中,覆盖到从需求,架构设计,编码等各环节,测试不在是一个独立体。不断测试,这里的不断是遵循软件生命周期原理,且在每个生命周期,进行不同层级的测试。充分利用各种测试方法和技术(黑,灰,白盒,自动化测试,静态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探索性测试等)
制定合适的测试策略(分析产品质量期望值,质量风险分析,测试方法和技术选择,测试资源有效利用和管理,测试工具合理选择及应用)。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追求高效的自动化测试 (静态代码检查,白盒测试,功能、性能,安全等自动化测试)。建立测试框架 (内部测试框架建立,测试工具二次开发,短识库共享库机制,不同测试工具整合,测试效率利用,内部推广及应用等)。测试流程规范制定及推行(各种测试文档及模板定义,统一测试思想,目标一致)
|